登 陆注 册论坛风格论坛帮助

   你的位置: 论坛 汉字改革论坛浏览当前帖子

       

  作者信息及帖子信息: 你是本帖的第 1437 位读者 
wang

积分:357
等级:论坛管理员
帖数:14
注册:2006-11-26

  信 息   留 言   主 页   编 辑   引 用

楼 顶 
[转帖]文字改革方案的类别和文字改革方案的评判标准

文字改革方案的类别和文字改革方案的评判标准
依依    (2006-12—2上网)

现在网上上传了很多文字改革方案,这些方案大多数都是按照方案表音,表义的思路设计的,现按文字的结构将这些方案分为四类。
一  拉丁化方案
    这类方案的特点是以拉丁字母为基本材料,用字母构成表意结构和表音结构。
例如:  关宗灵的 《汉语拼音文字》
        宾德斋的 《宾氏方案》
        施诺威的 《奥斯华文方案》
        李洪志的 《格华文字方案》
        王大明的 《丁字方案》
        乔  齐的 《用字母标调的汉语拼音方案》
        新  字的 《字母汉字方案》
        金文星的 《辩义拼音汉文方案》
        Lor   的 《汉语准文方案》
        侯良封的 《数字化汉语拼音方案》
    还有魏洪志等人也都是研究拉丁拼音文字的。
              二  速写式方案
    其方案的特点是用不同的曲线和曲线的结合表示文字,其设计者为卢阿一,作品为《音位文字方案》。
              三  中西结合方案
    其方案的特点是:汉字的偏旁部首表意,加上拉丁字母拼音,其设计者为朱成荫。
四  民族特色方案
    这类方案的特征是以汉字笔画为基本材料,用笔画构成表音,表意的部件,由表音表意的部件构成文字,其方案有:
1         孙振坡 《意/音双表书写法》
2         千  里 《汉字整理方案》
3         陈继明 《史美方案》
4         郭治平 《汉字优化方案》
5         赵百令 《音义兼表的新型文字方案》
以上对方案的罗列并不全面,方案的持有者可以自己申明补进去。
方案的类别虽然不同,但作为能通行的文字来说应有个客观公正的标准。
下面根据各方案的设计标准,概括出来几条,供方案设计者参考,并欢迎大家讨论。
一  从文字的功能来看:文字应表音,表义
    无论是拉丁方案还是民族方案,还是其它形式的方案,文字都应具备表音表义的功能,为什么?首先我们应明确,什么是文字,文字是干什么的。过去人们认为“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把文字作为语言的附庸,认为文字的功能就是记录语言的,这个定义对西方拼音文字适用,其实这个定义也是来自西方。因为他们的文字是以音示义,文字和语言是对应的。但汉字则不同,如果按照这个定义,我们只要设计出完美的拼音方案,我们就可以记录所有的语言了。但事实上,只用拼音文字是无法表达含义丰富的古代 书面语言,就是表达现代汉语有时也会出现歧义。如 “他抓了只虱子”,和 “他抓了只狮子”,用拼音文字记录,仅凭其音就弄不清抓的是什么动物,但用汉字表示则一目了然。可见表义文字并不是语言的附属,文字也是人们表达意思,交流信息的工具。而我们用文字交流用的是文字的内在含义。如 “狮”和“虱”含
义是不同的。如果把文字的含义称之为义素,那么我们就可以给文字下这样的定义:文字是义素的形体符号和声音符号,是构成书面语言的材料。这个定义揭示了文字形,音,义的关系,说明了文字的作用,文字的义素是内质,是隐含的;文字的形与音是义素的标征,是显露的。文字越是能把隐含的义素通过形,音的表征显露出来,才越是优秀的文字。因此文字必需要有表音表义的功能。
              二  从文字系统来看,文字要有继承性,适应性,主导性,经济性。
     1  继承性是指文字系统能很好地承载中华的古代文明,不致于因使用新文字而导致中华文明出现断层,这就要求所有文字能与汉字对接。
     2  适应性是指文字能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虽然方案体系要不断发展,完善。但不能再经历像现在这样的轰轰烈烈的改革。
     3  主导性是指文字能主导世界统一文字的大潮。要看到:现在世界虽然磨擦不断,矛盾不断,但世界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各国会加深贸易,文化,政治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一个世界大交融的时代已经到来。那么要打破交流的障碍,各国会趋同于一种语言和文字。那么谁的语言文字优秀,谁的语言和文字就会被世界所接纳。所以优秀的文字方案应有这种前瞻性。你的文字不但让国人赞成,也应让外国人青睐。
    4  经济性是指文字的学习,普及的成本要低,而且应用的成本也不能太高,例如文字占领页面的空间       
和使用速度等。
               三  从文字的个体看:文字应美观,易学,易用。
    1  文字的美观要求线条流畅,结构匀称,既能显示个体美,又能组成整体美。当然若能形成艺术品更 是上乘。
    2  文字的易学应具备以下两点。
   (1) 简便。简便,一是指构成文字的基本元件简单,二是指组成元件用量要少,而且文字的空间占有量要小。三是指组字的结构层次要简。例如:表义+表声+表韵+表调这就是四结构。
   (2) 有规律。文字不是越简单越易学。例如汉字总量不过几万,要表示这几万个字有6个数字即可,而且上机操作也简便,但是用数字编号作文字能通行吗? 好记吗? 可见文字的简单是易学的有限标准。在简单的条件下,文字的结构还应有一定的规律性,只有有规律的东西才易学。
     文字是以形示义,以形示音。所以文字若能从形上显露出音和义,那么文字就易学。文字的拼音就是有规律的东西,学者只要掌握了拼音就可以认读文字。文字的表义也是如此。例如有人用“m”表树木,这是以音示义。用“A”表高山,高耸的东西,这则是以形示义。象这样学习能有所尊循也就易学。
     3 易用是指文字应书写方便,认读方便,使用方便。文字是信息体系。在信息化的今天,处理文字要靠机械化,所以文字要能易于机械化处理,更要能便于人们应用。
     以上是我们对文字评价标准的几点意见。 希望文字研究者,文字工作者能提出更多意见,使之更完备,使我们能有一个大家共同认可的评价标准,并以此来评判方案的优劣。
      方案将由百花齐放最后到一枝独秀。究竟谁的方案最优秀,我想现在不忙评说。当前我们要做的是大家要统一认识,看清文字改革或文字发展的方向和路线。现在大家在“文字要表音表义”上,基本上已取得了一致。但是文字是走拉丁化道路还是走民族式道路还是走其它道路,这一点希望大家来一个大讨论。
      讨论要站在历史的角度,发展的角度来分析问题。历史的角度就是从文字的发生,发展来看文字的走向。发展的角度就是从社会的发展看文字的趋势。也就是将来什么样的文字会主导世界的文字潮流。如果是西方拼音文字,那么我们就要走拉丁化道路,如果是东方的改革和发展的汉字,则我们要走民族式的道路。

该帖子在 2007/5/6 8:08:16 编辑过


hi

  离 线  2007-5-6 8:08:16 

sunzhenpo

积分:90
等级:论坛虾米
帖数:61
注册:2012-1-2

  信 息   留 言   编 辑   引 用

A8 楼 

楼主所说的新体汉字的标准,很正确。说出了汉字发展的方向,也是世界各国文字发展的方向。对这样的标准的认识,不仅仅从表面现象上来认识,更要从语言文字发展的理论上来认识,否则,就不能真正认识汉语汉字发展的正确方向,一有风吹草动,就迷失了方向。
所以,标准要统一,理论更要统一。现在缺乏的是还“正确的系统的语言文字理论”来统一多数人的思想认识。所以,现在最要紧的任务是创建一个“系统的正确的语言文字理论”。这种理论的创建,不是由那个“权威”坐在办公室里随便想出来的,必须是通过广泛的理论商榷和社会实践的检验,才能形成的。
广泛的商榷和争论,就应当有个总结汇集人,才能集思广益,汇编出一个正确的系统的语言文字理论来。我现在,已经拟定了一个供大家商榷、争论的初稿《语言文字发展论》,并在很多网上发表过。因此,我希望大家意此文为“靶子”,进行广泛的辩论和商榷,最后形成一个比较成熟的被大多数人们认可的经得起社会实践检验的理论体系。
当否,请大家发表意见。
山东临沂 孙振坡
2012.1.5

《语言文字发展论》一文的压缩件。


点击浏览该文件 点击浏览该文件 点击浏览该文件

该帖子在 2012/1/5 13:03:58 编辑过

  离 线  2012-1-5 13:03:58 

sunzhenpo

积分:90
等级:论坛虾米
帖数:61
注册:2012-1-2

  信 息   留 言   编 辑   引 用

A7 楼 

续《语言文字发展论》
点击浏览该文件
(待续)

该帖子在 2012/1/5 13:06:14 编辑过

  离 线  2012-1-5 13:06:14 

sunzhenpo

积分:90
等级:论坛虾米
帖数:61
注册:2012-1-2

  信 息   留 言   编 辑   引 用

A6 楼 

续《语言文字发展论》压缩件:5、6.
点击浏览该文件

该帖子在 2012/1/5 13:11:57 编辑过

  离 线  2012-1-5 13:11:57 

sunzhenpo

积分:90
等级:论坛虾米
帖数:61
注册:2012-1-2

  信 息   留 言   编 辑   引 用

A5 楼 

续《语言文字发展论》:
点击浏览该文件

该帖子在 2012/1/5 13:14:46 编辑过

  离 线  2012-1-5 13:14:46 
本帖子共有 1 页, 4 张回帖,每页有 9 张回帖 >> [ 1 ]
页码:


Powered By : yingfo
Copyright 2001-2006 yingfo All Rights Reserved
执行时间:62.99 毫秒